4月4日,在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明村——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一场场乡韵巡礼活动接连上演,扒龙船、非遗手作体验、品尝古村美食、篝火晚会......淳朴热情的村民和创意无限的驻地艺术家们相互联动,在清明假期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融合民俗、艺术与传统技艺的乡韵嘉年华。
据介绍,此次大岭古村乡韵巡礼活动从4月4日持续至4月9日,大部分项目免费向公众开放。
驻地艺术家上阵
打造“零距离”文化体验
大岭村内建筑祠堂众多,现存朝列大夫陈公祠、陈氏大宗祠、两塘公祠、善元荘公祠、显宗祠等。为了焕发古建筑新活力,激活古祠堂等文物空间,大岭古村乡韵巡礼活动将多个祠堂作为非遗文化的展览所,举办各种非遗传承、艺术文化体验活动。
大岭村永思堂是本次乡韵巡礼活动的主场之一,番禺非遗展、驻地艺术家作品展、大岭耕读馆、龙船桡绘画手作工坊、核雕体验、手绘瓷体验、国画书法体验......众多展览与活动落地于此,一件件文化底蕴深厚、做工精美的艺术展品,与永思堂中的古旧门窗、桌椅、墙面相得益彰,为展览和活动增添别样的厚重韵味?;疃诩洌舜罅看迕窈陀慰筒喂塾卫篮捅逖?。
在驻地艺术家手作工坊体验课堂上,核雕非遗传承人彭德平带领参与者体验手工刀体验雕刻,学习核雕配珠、配色,制作挂饰;釉下五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演湘带领参与者掌握瓷器绘画基本要领,体验百家姓杯书写、梅兰竹菊手绘;湖南省陶瓷艺术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华伶带领参与者体验团扇书绘、油纸伞书写。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核雕体验课堂上,核雕艺术家详细介绍核雕的历史渊源、制作技巧和文化价值,随后教授孩子们创作制作一条属于自己的核雕挂饰。
“原来我们常见的橄榄的核还能做成这么精美的艺术品,这次体验课让我们大开眼界,孩子对这一项艺术也很感兴趣?!币幻⒆永床渭雍说裉逖榭蔚募页け硎?。
据了解,目前大岭古村聚集有近60家艺术创作者及工作室,包括木雕核雕、茶艺、香道、奇石、蓝染、瓷绘、音乐、园林空间等艺术文化项目,它们散落在青砖黛瓦、雕梁花窗下的小院落里,艺术家们在艺术空间驻地创作,让文化与艺术的脉络,在古村里流淌、延续。
除了邀请驻地艺术家开展手作工坊体验课,米谷书店联合番禺区图书馆还推出受邀策展单元——“米谷书店·大岭耕读馆”。本次特展依托大岭村深厚的历史积淀,精选番禺地方志、广府民俗史料、龙舟文化专著及家风家训典籍等珍贵文献,以“永思堂”古建筑为载体,巧妙融合雕花窗棂、青砖黛瓦的历史场景,打造“古籍活化”沉浸式体验空间。
非遗文化+龙舟+美食
传统与潮流碰撞“出圈”
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走进一条村,打卡一条街,品尝一道地方美食,沉浸式感受异乡人文色彩。为了满足现场游客需求,活动期间,大岭村文昌商业街上设有大岭村乡韵文创市集,现场除了有艺术家的文创产品,还有各类小食以供游客选择。
文创市集中有不少本村妇女摆摊的身影,她们向游客售卖自己制作的姜撞奶、艾糍、千层糕、腌果酸、夏日饮品、龟苓膏等特色小吃,还有自家的晒菜干、番石榴、杨桃等农产品,游客可在“赶集”中领略大岭村的文化味、民俗味、人情味。
据了解,为了让大岭村文创市集“活起来”,大岭村发动村中妇女制作酸姜、粽子、姜撞奶等农副产品,通过村集体统一设计注册“大岭”商标和营销推广,与游客中心、民宿、餐厅、商店等签订寄售协议,收益按“谁制作谁受益”原则分配;在文化市集和嘉年华等活动中,向村民免费提供摊位销售自己种植的农产品、自己制作的农副产品和特色小吃、以及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实现“家门口”增收。
龙船文化是大岭村的传统习俗文化之一,为了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大岭村龙船文化,本次大岭古村乡韵巡礼活动上,于4月6日在大岭村组织了一个由60名村民组成的“大岭房东天团”,在玉带河上进行游龙展演,游客还可下船体验扒龙船,一睹大岭龙舟竞技时的风采与热闹场面!
4月6日当晚,大岭村的显宗祠还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篝火晚会,村民与游客玩趣味游戏、观赏文艺演出,最后手拉手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尽情释放着内心的欢乐与热情。这场古村狂欢,不仅点燃了春日激情,也为大岭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活力。
跳转链接:中国文明网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