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4月4日至6日),佛山全市41个殡葬服务单位,共接待现场市民约221.08万人次。市民在缅怀先人的同时,也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理念。文明祭扫在佛山成为了新风尚。
“清明祭祖不仅是对先人的追思,更是对家族传统的传承和弘扬,意义非凡?!崩醋阅虾5ぴ畹氖忻窳合壬?,在清明节期间,带着烧猪、鲜花、糕点等物品,跟十多名家人早早就来到福荫园拜祭先人。他的话语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清明祭扫,已经成为传承家族文化、凝聚家族情感的重要方式。
来自澳门祖籍顺德的任国华,每年家族都会组织散落在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的家人一起祭扫,已经坚持了二十年了。今年他们全家一行35人聚集在一起,身体力行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优良家风传承下去。
唐先生感慨地说:“每年清明,我们整个家族的人都会来祭扫,这不仅是缅怀先辈,更是家族团聚的契机。父母言传身教,我们也如此教育子女,在这个过程中,一家老小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亲情在交流中升温,家风也在无形中代代传承?!?/div>
祭扫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仪式,更是家族凝聚力的生动体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亲情得到了升华,家族的记忆也在代际间得以延续。
到顺德飞鹅墓园祭扫的市民。顺德融媒记者林安迪、袁早文、赖珊桦摄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志愿者精神
在南海西樵山福荫园,长眠着烈士任耀楚。李女士是任耀楚在南海中学就读时的同学,清明节当天,她特地带上子女,在任耀楚墓碑前献上鲜花,寄托无限哀思,致以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李女士说,他们于1991年就读南海中学,1994年毕业,同学们在高中时代跟任耀楚的感情很好,不少同学每年都会自发前来缅怀?!拔颐敲挥型撬?,我这么多年来每年都会来看望他。同时藉由跟子女讲述英烈的光荣故事,引导年轻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传承红色基因。”
清明祭扫革命先烈,是佛山人对家国情怀的升华。全市各区陆续举办清明公祭活动,引导市民和未成年人缅怀先辈,赓续红色血脉。
来自禅城区石湾镇街道的近50位党员代表走进吴勤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深切缅怀吴勤烈士,共同追思革命先烈不朽的丰功伟绩?!案锩攘椅颐墙裉斓男腋I钆淄仿⑷魅妊挥兴蔷兔挥形颐墙裉斓纳?!”丽银社区老党员梁钰冰感慨地说,每年清明都会带后辈来扫墓,吴勤烈士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年轻一代奋发向上、坚定不屈。
4月4日上午,不少佛山市民自发前来吴勤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孙静茹摄
而在清明节期间,佛山市民也积极参与到祭英烈的活动中来,例如由市文明办主办的"慎终追远 缅怀先烈"网上祭英烈活动”中,超17万的群众自发在文明佛山公众号及佛山文明网平台对先烈们献花寄语,以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绿色环保 创新追思方式
近年来,佛山全面贯彻和倡导低碳、绿色文明祭扫理念。清明节前,佛山市民政局发出倡议书,倡议市民通过敬献鲜花、居家追思、网络祭扫等绿色低碳方式缅怀逝者、寄托哀思。
在顺德区乐从菊荫园,曾小姐轻轻拂去墓碑上的尘埃,将一束鲜花放在墓碑前?!拔颐敲磕甓蓟岬皆扒谙驶ㄒ迓舻愎郝蛳驶?,鲜花祭扫更环保?!彼硎?,虽然祭扫的方式随时代变迁,但对故人的感情不会变。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像曾小姐一样,选择用鲜花来寄托哀思,鲜花祭扫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方式。
佛山市各殡葬服务机构在清明期间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以便市民以绿色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
佛山市殡仪馆联合社工组织、市慈善会及市精神病治疗所,在馆内烈士亭广场开展为期4天的“绿色清明·文明追思”主题系列活动,设有“纸钱换鲜花”“生命树寄语”“天堂信箱”“慈善义卖”等多项暖心服务及活动。
在“天堂信箱”活动摊位前,许多市民在完成祭扫后纷纷驻足,拿起纸笔,将内心深处对逝者的无尽思念,化作饱含深情的文字,倾诉在信笺之上。10岁的符永兑小朋友写给已故外公的信格外令人动容。他在信中向远在天堂的外公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近况,并许下承诺:“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考上一所好大学!每年清明我都会来祭扫,希望外公在另一个世界一切安好!”
南海区殡仪馆在纪念楼拜祭区内开展“心祭明礼?生态共融游园会”,开设了“春日万事屋”政策宣传、“种子盲盒研究所”香烛换种子、“春绿印爱乐捐坊”等5个摊位。这些活动不仅倡导了环保理念,还为市民提供了新颖的祭扫体验。
佛山还积极探索“殡葬+公益”模式,通过鲜花义卖、生命教育活动等形式,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生命观。
今年是顺德慈善会举办鲜花慈善义卖活动的第20个年头。清明当天,慈善会在飞鹅墓园现场提供约8000束鲜花进行义卖,义卖所得的款项将全部用于慈善。西樵山福荫园联合西樵团镇委、西樵镇文明办、西樵慈善会在现场设置了2个鲜花慈善义卖点,开展鲜花义卖,鲜花换炮竹、鲜花换香烛纸钱等活动。截至4月4日16时,西樵山福荫园的鲜花义卖已筹得款项23988.97元,善款将全部捐助到西樵镇志愿者发展慈善基金。
这个清明,佛山市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先人的追思、对文明的践行以及对英烈的敬仰,让这个传统节日充满了温情与力量,文明祭扫的理念也将在这座城市不断传承和发扬下去。